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旅游 > 平原概况

城乡建设

2012-04-13 00:00:00 来源: 史志资料 作者:
摘要: 平原县城历史悠久,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。新中国成立后,城市规划和建设日益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。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,分别于1984、1991、1997、2004年共4次编制和修订县城总

平原县城历史悠久,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。新中国成立后,城市规划和建设日益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。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,分别于1984、1991、1997、2004年共4次编制和修订县城总体规划。

  街道

清末民国初,县城内的街道有20条,其中宽5米的街道有4条,宽4米的街道有16条,街道都是土质路面。新中国成立后,几经改建、扩建、延伸拓宽,路面标准升级,换成了油漆路。1986~2008年,全县用于公路建设的的资金就达47133万元。至2008年,县城(包括新城区)主要道路有28条,长53公里。其中:2001年11月,对县城区街道进行命名、更名,南北走向通称“××路”,以共青团路为中轴线;东西走向通称“××街”,以平安大街为中心街。2007年7月,对新城区部分街道进行命名,包括南北走向的6条路,东西走向的6条街。

市政工程

桥梁 1998~2003年,结合县城道路建设,新修大桥4座:即平安大街鬲津河桥、兴原大街高架立交桥、笃马河大桥和平安大街公铁立交桥,其中平安大街公铁立交桥位于平安大街与京沪铁路交叉处,是连接新老城区的主要通道,该桥为7-14-7三孔下穿式立交,全长400米,由主桥、辅桥、抽排站三部分组成,双向八车道,总投资2200万元,2003年开工、并竣工通车。
排水 1978~2002年,结合县城区道路拓宽改造,开始铺设地下排水沟,先后修建了城区内护城沟、中心沟、毛庄排水沟、铁路东排水沟、邓五沟等骨干排水沟和道路管道排水系统,将城内雨污水分别汇入鬲津河、马洪干渠排出城外,工业污水经企业净化处理后,排入城市排水系统。2003年,投资1400万元,在县城东区建设排污盖板涵2600米,节制闸1座,排污能力为25立方米/秒,解决了新区企业排污问题。是年,筹建1处日处理能力3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,共投资4617万元(其中争取国债资金900万元),于2005年11月投入运行。2004年6月,投资800万元对鬲津河城区200米河道进行了一期工程建设,修砌了护坡、挡土墙、排水排污管道,雨污水分排开始起步。2005年8月,进行二期工程建设,自鸽城桥至光明大街桥,全长1530米,进一步提高了城市排水泄洪能力。2008年5月,改造了光明大街公铁立交桥两侧排水沟300米,建设了官道小区西侧D800管道550米,解决了这两处排水难的问题。
  路灯 1986~2007年,县城路灯的安装与管理,由县电业公司负责。2008年,改为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。至2008年底,城区共有路灯1.6万盏,亮灯率95%以上。

居民小区

在城市建设中,把建设居民小区作为提升城市品位、改善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,加大投入,加快建设,取得了显著成绩。2004~2008年,共修建居民小区14处,建筑面积95.99万平方米。

热门推荐
资讯图片
返回顶部